随着消费者的观念逐渐改变,不再单纯关注硬件配置和产品价格,更多转向追求时尚设计、个性体验等产品“附加值”。“性价比”概念,似乎正在淡出历史舞台。根据TrendForce2016年第三季度报告,三星以22.3%、的市场份额,依旧排在第一位;而一些在近年来靠“性价比”打法狂飙突进的国产品牌,似乎已经触及增长“天花板”。
“性价比”潮的回落,表面体现的,是一些厂商品牌溢价能力的形成和线下渠道的回暖,深层反映的,则是中高端市场规模的扩大。但相对而言,市场风向的变化,对于三星等在中高端产品线上有充分布局的厂商更为有利。例如三星,就建立了全面覆盖高中低端市场的产品线,其中以A系列和C系列为主的中端产品型号相当丰富,而多年依靠千元档入门机型冲量的品牌,则要付出更大努力才有可能成功追赶。
想在中高端市场分一杯羹,洞察目标人群的差异化需求,针对性的做好市场细分和精准定位,以爆品思路打造产品是主要突破点。功能特点需要更加突出,技术需求则要更加鲜明。毕竟,手机的个性化需求或特色会逐渐凸现,不同的用户对产品有迥异的需求。需要转换产品思路,依据细分人群打造爆品,产品方面则要重点在硬件性能、功能体验和外观设计等方面进行提升。
外观设计,最能体现用户当前的“改善性需求”。苏宁发布的2016手机消费大数据中,用户对于产品外观设计的关注度,达到33.70%,排位仅次于用户对产品操作体验的关注。
金属机身就是在用户对时尚外观的需求中成为产品潮流,但三段式设计不可避免地保留了视觉上的“遗憾”,扎眼的天线带,受到了不少诟病,行业中常规的金属天线宽度为1.5mm左右。相比之下,三星Galaxy C9 Pro的微缝天线设计仅有0.4mm的三条微缝细线,结束“白条时代”,使得产品背部更具一体化和金属质感。
比较而言,硬件性能的提升较为容易,业内最普遍的做法是使用高参数的元件。比如三星Galaxy C9 Pro、努比亚Z11等均采用高性能处理器、6+64GB的内存配置,但产品仍然会有差异。三星等品牌的优势在于通过有效调试,使得高参数元件尽可能发挥性能,这也是国内中小品牌尤其需要强化的。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使用体验,也逐渐成为各大品牌努力的方向。这一点主要体现的是产品有针对性的用户定位和打造爆品的思路,需要的是厂商的“巧思”和对目标用户的准确判断。
以拍照功能为例。2016年以来,双摄像头成为中高端产品的配置潮流,试图吸引“拍照狂人”购买,但一些产品的实际体验并不好。三星Galaxy C9 Pro,前后均采用1600万像素的摄像头,F1.9大光圈,同时增加亮颜自拍技术,能够获得更优秀的自拍和美颜效果,并且在对暗光拍摄与噪点控制方面进行了优化。同时,相机富含多种玩法,支持朋友圈视频录制和在线编辑,并附带50多种趣味水印,更容易获得有强社交需求的用户群体青睐。
国内手机市场正在向比拼性能提升、品牌溢价的阶段发展,行业“洗牌”会进一步加快,三星等主推中高端产品、拥有一定品牌溢价能力的手机厂商,有望在这一过程中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