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世界  >  科技 > 正文

“腾讯无梦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018-05-07 11:36:46 来源:网络 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腾讯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作为中国对外投资最多的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在外延并购过程中有无失去内生增长成了各方讨论的要点。

5月5日,潘乱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乱翻书”发送了一篇题为《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潘乱称,2010年3Q大战(即奇虎360与腾讯)后,腾讯以投行思维主导科技公司发展,其强项变成投资财技,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正在丧失;赛马机制下腾讯内部在争抢同一块蛋糕而不是共同把蛋糕做大;腾讯在搜索、微博、电商、信息流、短视频、云等核心战场不断溃败——腾讯没有了梦想。

这一论断触发了正反双方的口水战。意见相反方认为,搜索、电商一直是腾讯的软肋,但腾讯在社交、游戏上的霸主地位无人能撼动,因此用流量和资本构建生态帝国、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商业逻辑。

例如2017年年末在乌镇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强有力地证明了腾讯的存在感。

同往年一样,比主会场更吸睛的是乌镇饭局,其中就有京东刘强东、美团王兴组成的“东兴局”。该饭局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坐“C位”(即中间位置),同桌者包括腾讯参投的各大公司的头面人物:京东、美团、滴滴、58同城、摩拜、知乎、快手,等等。

这也意味着,腾讯的投资组合涵盖了大多数互联网新贵。BAT以外的互联网第二梯队多数站队腾讯,成为腾讯生态帝国的一员。

外延并购和内生增长是相辅相成的,腾讯将前者做到了极致,备受被投资者好评,但观察者质疑的是腾讯内生增长能力的不足。让人无法忽略的事实是,腾讯近来受到资本市场的冷遇。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腾讯控股(00700.HK)股价从巅峰时的476港元跌落至382港元,跌幅约20%。

腾讯投资的功与过

腾讯也是对外投资最多的互联网公司,在投资数量上远超排第二名的阿里巴巴。2016年,腾讯投资75个项目,阿里巴巴投资37个项目;2017年,腾讯投资113个项目,阿里巴巴投资45个项目。

当年的3Q大战腾讯赢了战场输了舆论,腾讯高管研讨确定了腾讯两个核心能力:资本和流量。之后,腾讯不再过分追求封闭或内生长模式,用流量输出、对外并购的方式和合作伙伴实现共赢互生。在腾讯总办分工里,来自投行的两位高管——总裁刘炽平和首席战略官詹姆斯·米歇尔分管日常运营和战略规划。

《腾讯没有梦想》一文认为,在资本运作参与的方式下,投行化的腾讯过于注重外部机会,对内部项目的发展变得追涨杀跌失去耐心,开始用投资回报率(ROI)思维衡量新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不少优秀产品“可有可无说砍就砍”,内生能力并未随着市值一起增长,反而不断失守于核心战场。

在微博上,腾讯微博日活跃用户高点曾触碰至8700万,但该产品在2014年停止运营;再如短视频,2013年推出的腾讯微视在2015年3月成为弃子并于2017年3月决定关闭,彼时抖音日活跃用户不足百万。

但在反方看来,腾讯的核心是社交和游戏,腾讯从未在这两个领域失守。微信支付、小程序等正是腾讯产品创新的结果,有所为有所不为是腾讯的高明之处。用马化腾的话来说,腾讯倡导去中心化,要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

“有无梦想”的本质是探讨外延并购有无影响腾讯内生增长。

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李朝晖在4月底曾对媒体表示:“腾讯投资部门决定有很强独立性,即使在腾讯内部,也需要带着辩证眼光。比如内部某个业务做得不好,我们可能通过投外部的公司,促进双方在竞争中获得最快成长。电商业务做不好,就打包卖给京东。”

一方面,对外投资倒逼着腾讯内部产品的推陈出新。但另一方面,“某个业务做得不好”时,竞争对手被腾讯吸纳变为生态一员,甚至是“卖给京东”,这对业务线的研发和激励来说绝非好消息。

“重新走一遍,投行化打法也没有错”

对“腾讯无梦”一文,腾讯原高级执行副总裁、腾讯电商控股公司原CEO吴宵光表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腾讯未来能做好微信(开放生态、OS化)、游戏、内容、支付,已经很不错的了,加上外面还投了一堆在各自领域都数一数二的公司,其实没想象的那么糟糕。

“重新走一遍,投行化打法也没有错。没有一家公司可能做好所有的事情,超级公司谷歌、脸书(Facebook)、苹果也不过就是做好一两样事。微软现在也回来了,不也是把无关的事砍掉,聚焦做好操作系统、企业服务、office和云。”

在回顾腾讯发展史上的14个关键点过程中,吴宵光认为过去的腾讯模式是“一站式服务”:什么都要做,插根扁担也能开花,但后来发现腾讯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东西你能做好,有的东西你做不好,很多新的领域价值链越来越长;相比外面一些创始团队,拿风投(VC)的钱和自己全部身家投入、一天20个小时工作,内部的团队很难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包括很多新的模式要管几千名地面人员等,这与腾讯擅长的事都不匹配,这时候需要搭建一个新的生态模式。

这一点也得到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的认同。他认为腾讯的战略一直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最清晰的。“腾讯的核心根据地是社交网络、人的连接,一直是流量高地,所以资本流量双驱动,赋能打造生态圈,无疑是最正确的策略。”在他看来,腾讯自己掌控的都是IP(知识产权)相关业务,其他业务都是靠资本流量赋能:电商、新零售、O2O,无一例外。

 赛马机制的是与非

对外投资,或许是腾讯赛马机制最好的注脚。腾讯推崇内部竞争,几条业务线同时开发同一产品:最终胜者为王,微信、《王者荣耀》、《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等均是赛马机制的产物。

《腾讯没有梦想》一文却认为,这导致腾讯各部门在同一个公司里面抢蛋糕,而不是把蛋糕做大。“赛马其实是一种土财主式的资源浪费,平均用力说明你压根没抓到重点,不知道最核心的突破点在哪。”

上述文章称,腾讯内部的数据不互通,腾讯内部各部门的冲突和分化导致腾讯在整体上无法形成统一而强有力的战略和执行。以微信接口为例,腾讯其他部门获得的微信接口和外部公司一样。

在反方看来,无法用中小公司的逻辑去分析腾讯这样一家超级公司。微盟创始人兼CEO孙涛勇称,内部数据无法互通是所有大企业的通病。3Q大战后腾讯彻底走向了开放的道路,这也是众多创业者愿意接受腾讯投资的原因,“流量+资本”是腾讯2012年定下的战略,腾讯现在最大的战略其实是开放共赢,连接一切。

腾讯的投资盘子的确在日益壮大。在2017年全球合作伙伴开放大会上,李朝辉曾透露,腾讯整体投资金额超过千亿规模,体量达10亿美元的公司数量在50家到100家。与此同时腾讯还以有限合伙人(LP)的方式投资了二三十家基金。

与阿里的投资风格形成鲜明的差异,阿里巴巴往往不惜重金全资收购,而腾讯则投资金额有大有小,且大多没有控股权。在泛海投资副总裁原燕飞看来,这种差异其实本质上是因为两家公司基因不同。阿里是零售基因为主的公司,而腾讯是社交基因的公司,一家是有变现能力,一家是有流量。

“腾讯是一个比作者想象的更大的组织和生态,每一个部分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把腾讯简化成一个产品的得失、一种战略的部署、一个人的意志,都是太狭隘了。”刘炽平回应争议称,“腾讯确实有做得还不够好的地方,那我们就再迎难而上、不断学习、不断纠错,做得更好。支付、视频都是从落后到领先的长期奋斗的鲜活例子。我相信这种弯道超车的产品还会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