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喧闹的歌舞,也没有炫目的舞台布置,5月19日上午,以“南仁东和‘中国天眼’”“袁隆平的两个梦”等为主题的一场科学故事会拉开了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序幕。
自2001年起亮相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今年正好是第18届。科技周的“成年礼”上,除了朴素动人的科学故事,当然也少不了炫酷烧脑的科技成果展示。
通过意念来操控汽车,并不是科幻片里的专属桥段。脑机接口技术在不需要外周神经、肌肉组织参与的情况下,可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通信。
“我们通过设备采集、放大脑电信号,借助计算机识别解码大脑信号,接到汽车控制系统。”国防科大智能科学学院讲师于扬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通过大脑直接产生控制命令,目前实现了汽车的启动、左右转向,前进、倒车以及停车等简单功能,在封闭道路上行驶速度可达5—10公里/小时。
当然,脑控汽车“驾驶人”还得经过培训才能上岗。于扬说,要采集大脑信号,识别特定指令,操作人操作时精神需高度集中,“我们准备把无人驾驶和脑控汽车相结合,人给出决策、汽车来执行,两者的优势将加倍放大。”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的展位上,摆放了一台迷你版的磁共振成像仪(简称MRI)模型。模型的腔体内,躺着一个裹着蓝色马甲的塑料小人,模拟着患者接受肺部检查的场景。
这可不是一台普通MRI模型。“我们研制的肺部气体MRI,能成功‘点亮肺部’,解决常规MRI无法对肺部空腔成像的问题。”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欣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传统MRI看到的肺部气体只能是漆黑一片。周欣创新使用能激光增强的氙气作为气体造影剂对肺部进行磁共振成像探测。“这项技术不仅能‘读懂’肺部气体与气体交换的信息,而且能‘捕获’气体与血液交换的信息,为早期肺部疾病诊断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周欣介绍。
无疑,科技活动周是一个释放奇思妙想的舞台,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活力的平台。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的工作人员介绍,大赛今年的主题为“科技冬奥与智慧城镇”,已被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列为重大示范活动,目前处于网络预赛阶段,决赛将于今年7月在北京举办。